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市場活力增強 科技公司競相加碼人工智能賽道

2023-02-13 06: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時下大熱的ChatGPT概念正引得國內科技企業爭相宣布在AI賽道的最新進展。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除谷歌為首的一批海外公司外,百度、阿里、京東、網易等國內科技公司也相繼宣布將推出類似ChatGPT的智能人機對話工具。同時,以搜索引擎行業為開端,巨頭之間開啟了對未來市場的爭奪戰。

    業內人士表示,ChatGPT讓AI行業看到技術水平發展的新高度,以及通用大模型可能存在的商業潛力,使得眾多公司紛紛加碼。隨著國內行業龍頭加緊推進相關研發,與下游場景加快融合,國內AI市場活力將進一步增強。

    科技公司加碼布局

    隨著OpenAI公司推出的ChatGPT名聲大噪,科技巨頭們目前都在追趕其步伐,試圖在這輪AI賽跑中不掉隊。

    微軟宣布旗下所有產品將全線整合ChatGPT后,谷歌緊急推出Bard對標ChatGPT,并與OpenAI競爭對手Anthropic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讓其為自己提供所需算力。蘋果公司、亞馬遜、Meta等海外科技巨頭高管均袒露將積極布局AIGC、ChatGPT相關技術/產業的想法。此外,StabilityAI、Jasper等一眾AI初創/獨角獸公司也在對標OpenAI的技術能力。

    在海外巨頭比拼正酣時,國內多家科技企業發出布局信號,并亮出自身在技術或應用領域的“肌肉”。2月10日,京東集團對外聲稱,京東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將推出“產業版ChatGPT”——智能人機對話平臺ChatJD,并公布ChatJD的落地應用路線圖“125”計劃,ChatJD預計參數量達千億級,聚焦零售、金融兩個垂直行業領域。

    2月8日,阿里巴巴確認,公司正在研發“阿里版聊天機器人ChatGPT”,目前處于內測階段。同日,網易有道對外表示,公司未來或推出ChatGPT同源技術產品,應用場景圍繞在線教育。2月7日,百度宣布推出類ChatGPT應用、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新項目“文心一言”,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360也表示,正計劃盡快推出類ChatGPT技術的試用版本應用。此外,天娛數科、萬興科技、藍色光標等上市公司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中表示,將密切關注ChatGPT相關技術,尋求布局或應用的可能性。

    “ChatGPT的橫空出世激活了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移動互聯網行業處于收縮狀態,硬件銷量(增速)下降,軟件格局出現一定程度的固化。ChatGPT躍升式的人機對話能力,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挖掘出在編寫代碼甚至于撰寫論文等方面更多的應用潛力,讓AI行業看到技術水平能夠達到何種高度。這使得眾多行業公司加碼或者調轉船頭,開始評估對AI市場的未來投入。”

    開啟商業化探索

    瞄準技術的同時,科技企業正在尋找商業化機會,以期布局未來市場。其中,搜索引擎行業的商業爭奪戰率先打響。2月8日,微軟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搜索引擎和Edge瀏覽器。微軟CEOSatya更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揚言,微軟AI可以在搜索領域擊敗谷歌。更早的時候,微軟就已宣布旗下所有產品將全線整合ChatGPT,包含Word、PPT、Excel的Office全家桶,Azure云服務,Teams聊天程序等。

    StacounterGlobalStats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場排名中,谷歌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92.9%,微軟Bing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03%,其次是雅虎、YANDEX和百度,分別占有1.22%、0.85%和0.65%的市場份額。

    不僅如此,ChatGPT所代表的AIGC(AI生產內容)商業路線也在OpenAI公司的實踐中逐漸清晰。早前,OpenAI公司宣布推出付費試點訂閱計劃ChatGPTPlus,定價為每月20美元。

    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與傳統AI技術變現困難不同,ChatGPT采用SaaS訂閱的創新收費模式,打破了人們對于AI技術大多應用于嵌入式項目的固有印象,拓寬了AI企業的商業模式。AIGC商業空間將進一步打開,不僅B端用戶對AIGC技術存在大量需求,未來C端用戶也對AIGC技術進行常態化付費,產業鏈相關企業將迎來價值重估。

    全球科技創新產業專家、科技投資人、海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煜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的生成式AI有點像互聯網的瀛海威時代,起到了啟蒙作用,這也意味著可能有非常大的新模式在今明兩年出現。瀛海威是中國第一個互聯網接入服務商,在瀛海威之后,互聯網作為獲取信息的功能被放大,相繼出現了網易、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

    搜索引擎公司Neeva創始人Sridhar和Vivek表示,AI賽道將存在純基礎大模型公司、AI前端應用公司、垂直大模型公司、工具服務類公司和大型云供應商公司五類參與者。是否需要投資深度技術才能在這些垂類領域取得成功,或者是否可以在純基礎大模型公司之上建立前端業務,目前尚無定論。但其預測,前者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市場活力釋放

    AI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數據和強算法共同支撐。在沈陽看來,當前無論是谷歌、蘋果、英偉達等海外巨頭,還是國內科技公司,與ChatGPT驚艷亮相所體現的技術實力相比都有距離。“有距離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差距補上。”沈陽表示。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告訴記者,雖然國內的AI大模型技術起步較晚,但百度、阿里、華為等大型科技企業近幾年通過加大技術投入,已經在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在內的大模型領域中積累了較深厚的技術實力,并且不斷有成果產出。

    資金投入方面,中國近年來AI領域投入水平全球領先。根據IDC《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IT總投資規模為929.5億美元,2026年預計增至3014.3億美元,5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6.5%;2021年中國AI投資規模超100億美元,2026年有望達到266.9億美元,全球占比約為8.9%,位列全球單體國家第二。

    “此外,目前國內企業體現出較強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比如推動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智能翻譯、智慧教育、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各行各業中的應用。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行業市場空間也會進一步釋放。”趙剛認為。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報告(2021)》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布局側重在應用層和技術層。其中,應用層人工智能企業數占比達84.05%;技術層企業數占比為13.65%;基礎層企業數占比為2.30%。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將通過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帶動產業界逐步突破前沿基礎理論和算法,研發專用芯片,構建深度學習框架等開源算法平臺,并在學習推理決策、圖像圖形、語音視頻、自然語言識別處理等領域創新與迭代應用。

    興業證券表示,近年來,國內AI產業在應用場景方面優勢顯著,研究實力也進一步增強。隨著AI與下游場景加快融合,疊加政策對行業支持,國內AI市場規模有望持續高增。

    據艾瑞咨詢預測,到2026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6050億元,2020-2026年復合增速為25.01%,并由此帶動的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蜜桃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